出生 1968
經歷與獲獎
1986
從事木雕
2001
「第五屆木雕金質獎」-首獎
「火蟲」個展臻品藝術中心-台中
2002
「林聽森音」之匠寮新語-東勢
「全省木雕比賽」-第三名
2003
「第七屆木雕金質獎」─入選
2004
「國際亞歐木雕交流展」木雕博物館-三義
「強力肛交」國際台北藝術博覽會-台北
2005
「時間中的動作」臻品藝術中心─台中
「文字獸」個展黎明藝文空間─台北
「台灣當代木雕高峰會」木雕博物館-三義
「國立美術館典藏」─台中
「嘉義生猛藝術家聯展」梅領美術館-嘉義
「型塑之美」東門美術館─台北、台南
「國際藝術博覽會」─台北
「台灣聲視好大」藝術家博覽會-台北
2006
「藝術家的光影派對」誠品藝文空間-台北
「文字獸」國際藝術博覽會-台北
「陶木情」雙個展璞石麗緻溫泉會館-台北
「第十屆裕隆木雕金質獎」─最佳意境獎
「當代木雕的工藝精神」─總統府
「文字獸II」個展月臨家庭美術館─台中
「阿龍」個展木雕博物館─三義
2007
「臻品藝術中心聯展」─台中
「國際藝術博覽會」─台北
關於宮重文
出生 1961
簡介
宮重文的創作以幾何造形的陶塑為主,其特點如劉鎮洲所認為他的作品「造形簡潔、色彩素雅而表面密佈線條筆觸,呈現出『型體的簡約』與『色彩的收斂』,正顯示出他對造形追求的強烈企圖。」曾明男也認為他「在造形上和釉色處理上都深具極為突出的個人風格、地域特色、民族傳統和時代的特色」,是「透過現代化簡潔的手法, 極力在彰顯民族特有的藝術傳統哲理:厚實有力、剛柔並濟和陰陽調和,簡潔而新穎的造形隱含感人的『情詩』。」
經歷
1983年開始學陶
1985年成立如苑工作室於北投
1992年成立會陶館工作室
獲獎項目
1993 第47屆全省美展,教育廳獎,《山》
1992 第4屆中華民國陶藝雙年展,金牌獎,《啟示》
1992 第46屆全省美展,省政府獎,《啟示》
1991 第5屆南瀛展,南瀛獎,《秋野》
1991 第18屆台北市美展,優選,《金風銀柳》
陳義郎木雕工作室&宮重文陶藝工作室
在先前已經在月臨畫廊參觀過木雕師-陳義郎的文字獸系列作品,對於他的作品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氣味,在看到作品前就能聞到周遭瀰漫的樟木香氣,樟木氣味可除蚊蟲,對人體有安心定神、提神醒腦及舒緩壓力的功效。文字獸的系列作品是由中國文字的甲骨文作為創作的發想,許多作品都是必須要先對甲骨文與象形文字有所了解,才能夠看得出來各個作品所呈現的原意。
一個賦予完美細緻雕工的木雕作品背後,也必須有其創作經驗和砥固紮實的技術,而我們終於有機會可以看到陳義郎先生的木雕工作室,我一直認為藝術家的工作室對藝術家來說是專屬於自己的秘密基地,是個很私密的空間,大概都不希望被公開或提供參觀,但對於三義這塊充滿木雕文化氣息的地方,這項藝術產業是必須努力去推展的,三義木雕就是突顯地方文化的特色,陳義郎先生非常熱情友善的先帶我們去參訪木雕街店面裡展售的藝術作品和他的工作室。他的工作室是間傳統的三合院格局,門外門內及後院都充滿了散置的木材、半成品,枯萎的木紋隙縫間還爬滿了覓食的木棲性白蟻,門邊還栓了一隻忠厚的小黑狗,還有整齊排列的雕刻工作及叢書,與我當時的想像一致,木雕在雕刻過程中除了購買木材、選材、試刻到完工過程等繁瑣的製作程序,很難保有整潔的區域,這樣遍佈著木料木屑的創作空間反而更有古意與傳統藝術的氛圍。
宮重文先生的陶藝工作室就在陳義郎工作室不遠之處,在看到宮重文先生工作室前我內心已有大致的想法,就在看到那棟松柏間顯露出的紅磚宏偉建築時,徹底推翻先前的想法,大家都大喊:好大喔!這間紅磚建築除了是他的工作室外也是他的家,屋內擺放他的陶藝作品、古意盎然的竹製木製家具和保有原樣貌的水泥地板,屋外的後院種滿了松柏花卉和漫天飛舞的蝴蝶,抬頭望去屋頂是日據君主時代的風格設計,顯現出宮重文先生對自己的家兼具工作室的規劃具有自己的堅持,內外都可看出當初的用心,坐在後院的吊床上,大口呼吸著山林間的新鮮空氣,體驗與想像在這邊生活與創作的情景,又是別有一番的享受,可惜沒有辦法看到製作陶藝的工作室內部,因為裡面有許多半成品,無法提供參觀,這兩位藝術家對生活對義術的執著要求,都值得讓我們作為日後工作室設計的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